去角質是日常護膚中的重要環節,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、適用情境以及正確步驟常常被忽略。

不正確或過度的去角質可能損傷肌膚屏障,導致乾燥、敏感甚至炎症。碧月老師帶你從科學角度解析去角質的必要性與最佳實踐,幫助你在護膚過程中事半功倍。

 

為什麼需要去角質?

人體肌膚的細胞約每28天完成一次自然代謝,將老廢角質排出。然而,隨著年齡增長、紫外線曝曬或外界刺激增加,肌膚的新陳代謝速度可能減慢,老廢角質堆積於表皮,導致以下問題:

  • 毛孔堵塞

老廢角質與皮脂混合後容易堵塞毛孔,形成粉刺或痘痘。

  • 影響保養品吸收

過多的角質層會阻礙保養品中的有效成分滲透至肌膚深層。

  • 肌膚粗糙與暗沉

堆積的角質層會讓肌膚表面不平整,導致光線折射不均,看起來暗沉無光。

 

通過適當的去角質,可以促進肌膚更新,提升膚質光澤與保養品吸收效果。

 

去角質的適用時機

在清潔與保濕基礎護理做好後,若肌膚仍有以下問題,則可以適當進行去角質:

  • 膚色暗沉或膚質粗糙

這可能是因為角質層過厚,影響肌膚光澤與觸感。

  • 粉刺與白頭增多

老廢角質堆積會加劇毛孔堵塞,增加粉刺生成。

  • 保養品吸收不佳

如果塗抹保養品後長時間吸收效果不理想,可能需要去角質提升滲透性。

 

去角質的頻率:依膚質與季節調整

去角質頻率應根據膚質、膚況與季節變化靈活調整:

  • 油性肌膚或毛孔粗大者

建議每週1~2次,特別是在T字區進行加強護理。

  • 中性肌或混合性肌膚

每2週進行1次即可,避免過度清潔導致乾燥。

  • 乾性或敏感肌膚

每月進行1次即可,並選擇溫和無刺激的去角質產品。

  • 季節性考量

夏季皮脂分泌旺盛,可適當增加去角質頻率;冬季乾燥時應減少次數,並加強保濕。

 

去角質的原理與方法

  • 物理性去角質

利用含有細小顆粒的產品或工具(如磨砂膏)去除表面角質。適合耐受性好的肌膚,但敏感肌應避免,以免摩擦過度引發炎症。

  • 化學性去角質

使用含果酸(如AHA)、水楊酸(BHA)等成分的產品,通過溶解角質層細胞間的連結,達到去角質效果。這類方法溫和且均勻,適合大多數膚質。

  • 酵素去角質

使用木瓜酵素、枯草桿菌酵素等成分分解老廢角質,對敏感肌較為友好,是溫和去角質的首選。

 

正確的去角質步驟

  1. 清潔肌膚

先用溫和的潔面產品清潔面部,去除表面污垢與化妝殘留。

  1. 擦乾臉部

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輕輕按壓,確保面部無明顯水分殘留。

  1. 塗抹去角質產品

取適量產品,均勻塗抹於面部,避開眼周與唇部。

  1. 輕柔按摩

使用指腹以打圈方式輕輕按摩,切忌大力搓揉,以免傷害肌膚屏障。

  1. 徹底沖洗

用溫水或冷水清洗乾淨,確保無殘留。

  1. 加強保濕

去角質後,立即使用含有保濕成分(如玻尿酸或神經醯胺)的產品,幫助肌膚鎖水修復。

 

避免常見的去角質誤區

  • 過度頻繁使用

去角質過於頻繁會削弱皮膚屏障,導致敏感與乾燥。

  • 忽視防曬

去角質後的肌膚更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,需加強防曬措施。

 

  • 選擇不當產品

使用過於刺激或顆粒過大的產品,可能引發微小撕裂傷口,加重肌膚問題。

 

去角質不僅是維護肌膚健康的關鍵步驟,更是通往自然美麗的重要橋樑。適度的去角質能讓肌膚重拾光澤,提升保養效果,帶來細緻柔嫩的觸感。以科學方法呵護肌膚,不僅讓你的外貌更具魅力,也讓你從內到外散發自信光彩,輕鬆擁抱屬於自己的美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