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季節進入 9 月,氣候從夏季高溫逐漸轉為初秋微涼,日夜溫差明顯,濕度開始下降,皮膚也因此進入「轉換期」。

這段時間若未調整保養節奏與產品配方,極易出現脫皮、泛紅、毛孔粗大或粉刺激增等問題。因此,9 月的保養重點,應聚焦於「舒緩修復」、「加強保濕」與「建立肌膚屏障」。

 

氣候變化對肌膚的影響

9 月雖已告別酷暑,但白天紫外線仍強,且早晚溫差擴大,導致肌膚自我調節機能受干擾。此時常見肌膚反應包括:

  • 油水失衡:T 字部位出油、兩頰乾燥。
  • 輕微過敏:泛紅、刺癢,甚至出現脫屑。
  • 肌膚屏障脆弱:保濕力下降,導致外界刺激容易滲入。

這些狀況顯示夏季用的清爽型產品已不再適合,應開始導入質地溫和、具修護效果的秋季保養品。

 

9 月保養重點一:潔淨但不過度清潔

氣溫下降不代表肌膚油脂分泌減少,仍需每日早晚清潔,但建議:

  • 選用氨基酸或無皂鹼成分的潔面產品,減少對肌膚的拉扯。
  • 洗臉時間控制在 30 秒至 1 分鐘之內,並使用溫水。
  • 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洗面乳或潔顏刷,以免破壞肌膚皮脂膜。

 

9 月保養重點二:重建肌膚屏障

肌膚屏障功能強弱,決定了你面對乾燥與過敏季節的防禦能力。建議:

  • 修復型精華加入日常保養,如含有積雪草、神經醯胺、B5(泛醇)等成分。
  • 避免過度去角質,若需去角質,建議頻率降為每月 1~2 次,並選擇溫和配方。
  • 注重肌膚「鎖水能力」,選用具有油脂包覆層的乳霜,以強化保水性。

 

9 月保養重點三:導入高效保濕成分

轉季時期保濕的策略不是「越濕越好」,而是要做到分層保濕,提升皮膚儲水與鎖水能力:

  • 使用分子大小不同的玻尿酸,深入肌底與表層,提升水潤度。
  • 導入「水前導精華」或「保濕噴霧」作為第一層,強化後續吸收力。
  • 可於夜間使用晚安面膜睡前封膜乳霜,強化夜間修護效果。

 

9 月保養重點四:適度調整美白與抗老配方

若夏天有持續使用美白產品(如傳明酸、菸鹼醯胺),9 月可逐漸轉向保濕型亮白配方,避免造成乾燥與敏感。

而抗老族群(如熟齡肌),也可於此時重新導入含維他命 A 醇或胜肽成分的抗老產品,但建議初期搭配保濕修護產品同步使用,降低不適感。

 

9 月的防曬不能停,質地需調整

紫外線全年無休,9 月雖非夏季高峰,但仍需每日防曬,建議:

  • 使用防曬係數 SPF30/PA+++ 以上即可,避免過高 SPF 造成負擔。
  • 質地以「潤澤型乳液」或「水感凝膠型」為主,兼顧保濕與透氣。
  • 若長時間在戶外活動,建議每 2~3 小時補擦一次。

 

9 月生活習慣也需配合調整

肌膚保養效果不只來自保養品,更需整體生活配合:

  • 飲食:多補充含維生素 C、E、Omega-3 的食材(如鮭魚、堅果、奇異果)。
  • 作息:盡量保持 23:00 前就寢,讓肌膚於夜間黃金修復時段充分休息。
  • 補水:氣候變乾,體內也易缺水,每日建議攝取水量不少於 2000 ml。

 

建議肌膚類型對應保養策略

肌膚類型

9 月建議重點

乾性肌膚

加強油脂保護、分層保濕

油性肌膚

清潔後補水、防止因乾而出油

敏感肌膚

減少刺激成分、加入舒緩修護產品

混合肌膚

T 字控油+雙頰保濕,依區域調整保養品選擇

 

結語:

9 月是臉部肌膚從「夏日戰鬥模式」過渡到「秋日修護模式」的關鍵時刻。把握這段轉換期,選擇正確的產品、調整保養順序與生活節奏,不僅能避免肌膚出現不穩定問題,更能為即將到來的乾冷季節打下健康肌底。保養,從懂得因應季節開始。